在昨晚进行的英超第28轮焦点战中,曼城与利物浦的强强对话以2-2的比分收场,但赛后舆论的焦点并非比赛本身的精彩程度,而是VAR(视频助理裁判)的多次争议判罚,主裁判安东尼·泰勒的执法尺度成为赛后球迷、球员和教练争论的焦点,甚至引发了关于VAR技术是否真正公平的广泛讨论。
争议瞬间:点球判罚与进球无效
比赛第34分钟,曼城前锋哈兰德在禁区内与利物浦后卫范戴克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,主裁判泰勒第一时间未予理会,但VAR介入后建议回看录像,经过长达3分钟的复核,泰勒最终判罚点球,德布劳内主罚命中为曼城扳平比分,慢镜头显示范戴克的犯规动作并不明显,哈兰德的倒地存在夸张成分,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在赛后发布会上直言:“VAR本应纠正错误,但今天它制造了更多疑问。”
下半场第67分钟,利物浦反击中由萨拉赫推射破门,但边裁举旗示意越位,VAR介入后,画面显示萨拉赫的肩部略微超出防线,进球被判无效,这一毫米级越位判罚再次引发轩然大波,知名足球评论员莱因克尔在社交媒体上质疑:“VAR的技术精度是否超越了足球运动的本质?这样的判罚对比赛流畅性和观赏性是一种伤害。”
裁判尺度不一 双方均表不满
除了VAR的争议,主裁判泰勒的现场判罚也备受诟病,比赛中,曼城中场罗德里多次犯规逃脱黄牌,而利物浦的麦卡利斯特则因一次战术犯规被出示黄牌,这种尺度不一的情况让双方球员情绪失控,比赛尾声阶段险些爆发冲突。
曼城主帅瓜迪奥拉虽对结果表示接受,但也委婉批评了裁判的执法:“VAR应该让比赛更公平,但今天它似乎成了另一种不确定因素。”而利物浦队长范戴克更是直接炮轰:“我们踢了一场伟大的比赛,但裁判的判罚让人无法理解。”
VAR技术:进步还是倒退?
自2016年引入VAR以来,这项技术始终伴随着争议,支持者认为它减少了“冤假错案”,但反对者则指出VAR破坏了比赛的连贯性,并将裁判的主观判断转移到了“技术权威”身上,本场比赛的争议再次将VAR推上风口浪尖。
前英超裁判克拉滕伯格在专栏中分析:“VAR的初衷是纠正明显错误,但现在它被用于过度干预,甚至改变了裁判的现场权威,足球需要的是人性化的判罚,而非机器般的精确。”
球迷与专家反应两极
赛后,社交媒体上关于#VAROUT(废除VAR)的标签再度登上热搜,有球迷愤怒表示:“VAR毁了足球的激情,我们宁愿接受裁判的错误,也不想看到比赛被切割成碎片。”但也有理性声音认为,VAR的问题在于使用方式而非技术本身,“如果VAR仅用于纠正重大误判,而非纠缠于毫米级越位,争议会少很多”。
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此前曾表示将对VAR的使用进行优化,但具体改革方案尚未出台,此次曼城与利物浦的争议判罚,或许会成为推动规则调整的又一催化剂。
历史争议的延续
值得一提的是,这并非曼城与利物浦的比赛第一次因裁判问题成为焦点,2022年,利物浦在伊蒂哈德球场的一个明显点球被漏判,导致克洛普当场暴怒;而曼城也在上赛季对阵利物浦时因越位进球被VAR取消而耿耿于怀,两家俱乐部的恩怨因裁判问题不断加深,英超官方或许需要更透明的裁判报告来平息质疑。
未来何去何从?
随着科技的发展,足球比赛的判罚注定会越来越依赖技术手段,但如何平衡公平性与观赏性,仍是国际足联和各联赛需要解决的难题,英超裁判公司PGMOL已宣布将对本场比赛的判罚进行内部评估,但结果恐怕难以让所有人满意。
对于球迷而言,足球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和热血沸腾的瞬间,当VAR不断打断比赛节奏,并将争议从场上转移到录像回放室时,这项运动是否正在失去最宝贵的灵魂?答案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。